崇信县纾困难 增信心 激活力 全力培育壮大“四上”企业

  • 时间:2024-08-13 09:21
  • 浏览次数:
  • 来源:崇信县统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年来,崇信县始终坚持“在库企业抓增长、达标企业抓入库、规下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的总体思路,把培育壮大四上企业规模作为优化存量、提升增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领导推进机制、政策鼓励措施、开展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破解难题,“四上”企业培育取得了明显功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围绕推动落实,建立推行“四项机制”。一是摸底调查机制。成立了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四上”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统计、市场监管、税务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7316户市场主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户核查销售台账资料,全面梳理生产经营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联席会议机制。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每月召开一次“四上”企业培育入规纳统联席会议,对各行业企业认真研究、科学研判,对每一户培育企业都要建立工作清单,明确任务、时间和责任人,分析问题找出差距,指导企业做好入规基础性工作。三是动态调整机制。分行业健全完善“四上”企业培育库,特别是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实行预警监测、重点扶持,对新发现具有潜力的企业及时纳入培育范畴,避免发生失管、漏统现象。四是惩戒约束机制。对符合培育标准但不愿纳入培育库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对培育库中已符合“四上”标准但不愿登记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或拒不申报纳入联网直报库的企业,对培育库中隐瞒销售收入、刻意偷逃税款、不如实提供相关数据的企业,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开展了约谈惩戒,切实优化“四上”企业培育环境。

二是拓宽培育渠道,重点做好“四个结合”。把“四上”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煤头化尾、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围绕8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链员链主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发展催生一批“四上”企业,2023年7月份五举煤矿入规纳统。把“四上”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瞄准“三类500强”和行业龙头,引进了裕金诚、叶润食品、雨森造纸优质企业,有效扩充“准四上”企业体量。2023年6月份裕金诚装配建筑有限公司入规纳统。三是把“强科技”行动贯穿“四上”企业培育全过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丰富产品种类、打造自主品牌,增强内在素质和整体竞争力,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四上”企业中的占比。把“四上”企业培育和民营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引进合作伙伴等方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加速向“四上”企业迈进。2023年强德商贸、农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益发鑫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铎宸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入规纳统。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做到“四个强化”。一要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推进企业纾困解难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优势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出发《崇信县实体培育行动暨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入规纳统一户“四上”企业一次性奖补15万元,2022年入库“四上”企业5户、限额以上“大个体”3户,奖补资金已全部兑现到位。二要强化协调服务。全面落实“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制度,经常、主动到企业走访调研,对个性问题“一企一策”、共性问题“集中会商”,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能、用工需求,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聚,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三要强化改革赋能。大力推行容缺受理、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和“一站式办公”,压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纳税缴费等审批时限,为项目和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四要强化统计指导。统计局严把材料审核关、数据质量关和企业申报关,对入库企业的形象打造、证照办理、财务税务资料和批复备案文件等进行重点指导,确保实现扶持培育一户、入库进规一户。2023年全县“四上”企业46户,较2021年增加了21户、增长84%,限额以上“大个体”6户,较2021年增加了6户、增长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