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网络销售额简要分析
平凉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传统商业流通业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销售高速增长,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商业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明显,实体店和网上销售的综合经营模式步伐加快,流通环节扁平化,使城乡居民消费更加便捷、促进消费升级成效显著。
一、平凉市网络销售现状
(一)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信息化设施投入及互联网使用。平凉商贸流通企业使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步伐加快,信息化设施投入加大,提质增效成效明显。2021年,平凉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95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33家,全部使用互联网;有信息技术人员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企业82家,住宿和餐饮业22家,占比分别达到86.32%和66.67%;有信息化投入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90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30家,占比分别达到94.74%和90.91%;购销存管理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71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18家,占比分别达到74.74%和54.55%;财务管理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77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26家,占比分别达到81.05%和78.79%;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84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28家,占比分别达到88.42%和84.85%。
(二)限上电子商务交易。2022年1—9月,平凉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00家,其中通过公共网络销售的法人企业单位6家,占6%。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714508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1978.8万元,同比增长89.21%。网络销售进一步扩大了企业销售经营的宣传,以线上销售带动本企业的线下销售增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42家,其中通过公共网络销售的法人企业单位13家,占25%。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22594.6万元,同比增长9.24%,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营业额948万元,同比下降49.12%。
(三)限下抽样调查样本单位电子商务交易。2022年三季度,平凉市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样本单位68户,其中通过公共网络销售的样本单位2户,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84%。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样本单位44户,其中通过公共网络营业的样本单位11户,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营业额同比增长33.43%。
(四)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平凉电子商务交易不论是限上企业,还是限下企业和个体户,电子商务交易都通过天猫、京东、淘宝等外地大平台实现,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发展比较缓慢。2022年前三季度,平凉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仅有5个,只有1个是网页交易,其他4个都是有交易功能的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平台交易额563.88万元,同比增长1.36倍。
(五)快递服务企业发展。前三季度,平凉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73.69万件,同比增长28.90%;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7.30%。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33.15万件,同比增长84.08%;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640.54万件,同比增长21.34%;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101件,同比下降33.06%。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全市限额以上贸易流通企业信息化投入经费不足,信息技术人员缺少等问题,影响企业向城市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发展,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受阻。
1、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两个行业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087%和0.946%。
2、信息技术人员缺失。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重分别为4.81%和3.17%。
3、网络销售额占比较低。2022年1—9月,平凉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占商品销售额的比重为0.28%,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营业额占营业额的比重为4.20%,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综合经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4、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规模小。2022年前三季度,平凉市5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平均交易额只有112.8万元,规模小,竞争力弱,每年都有1—2个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停止经营。
三、对策建议:
1、加快发展城乡电子商务基层服务站体系建设,扩大覆盖面,拓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络销售渠道。
2、支持传统商流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综合经营;扶持打造建设平凉区域电子商务交易大平台服务的旗舰网站和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3、加强基层服务站电商人员的网络使用技术和电商管理技术的培训,有力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作者:朱文昌 审核:李忠辉 闫建红 终审:王兴华 编审:赵蔚)
上一篇: 平凉生猪产业市场趋势分析
下一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