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时间:2022-09-26 19:52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统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与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按照“三新一高”发展要求,紧扣市委“3659”发展思路,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准确研判形势,奋力担当作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有效应对经济领域各种风险挑战,全市经济实现了总量、增速“双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45.3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53.97亿元,10年经济增量超过200亿元以上,达到208.6亿元。其中,2018年突破400亿元,2021年超过500亿大关,达到553.97亿元,经济总量是2012年的1.6倍。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103.8%,年均增长6.2%,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2021年市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有力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居全省第7位,初步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0.45亿元,增长8.0%,居全省第2位,经济恢复的基础不断巩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高,2017年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169元;2021年再上新台阶,突破3万元,达到30192元,比2012年提高13235元,是2012年的1.8倍。2013—2021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4、0.3个百分点。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21.3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8.18亿元,年均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124.06亿元增长到229.22亿元,年均增长9.2%。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二、三次产业发展壮大,供给基础更加稳固

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和产业链链长制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夯实产业基础,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发展形势良好。10年来,全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市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2.75万吨,比2012年增加8.5万吨,年均增长1.3%。蔬菜产量66.81万吨,年均增长9.1%。园林水果产量176.29万吨,比2012年增加83.7万吨,年均增长10.1%。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50.7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0.53亿元,年均增长5.1%。

工业实力持续壮大。10年来,全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推进煤电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智能光电等产业落地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牢固。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7%。2013—2021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大中型工业企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年均增长5.8%。其中,煤电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5.5%,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7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9.5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4倍和1.5倍。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10年来,全市顺应消费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对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75.22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7.0%,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9.7%,比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0%,比2012年提高5.3个百分点。金融业对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增加值38.05亿元,年均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2.9%提高到2021年的6.9%。2021年接待国内游客3155.68万人,是2012年的4.5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70.23亿元,是2012年的4.8倍。

三、结构调整实现突破,协调发展步伐稳健

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齐弱项短板,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持续改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10年来,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4.7:54.6:30.7优化为2021年的23.5:26.8:49.7,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其中,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首次呈现“三二一”格局;2016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达到50%以上,2017—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超过“半壁江山”,2021年第三产业占比为49.7%,略低于50%,但“三二一”发展格局依旧稳固。

城乡结构稳步调整。10年来,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城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7年首次突破40%,2020年达到44.77%。2021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83.97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9.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02%,比2012年末提高14.4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较快增长。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年均增长4.1%。其中,2019—2021年年均增长12.8%。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3亿元,是2012年的1.93倍。其中,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3.3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7%,年均增长10.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7.8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年均下降5.4%;城镇消费市场增速快于乡村消费市场,带动作用更加突出。2013—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6%。开放型经济总量稳步扩大。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09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四、生态环境积极改善,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十八大以来,全市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0年来,全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6年至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从4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由310天增加到338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到总天数的92.6%。全市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及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均达100%。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3.8%,比2012年末提高6.0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10年来,全市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强力推进火电、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增效,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31.4%,年均下降3.7%。

五、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共享发展惠及全民

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扩大就业,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坚持“六个精准”,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扶志扶智,经过8年艰苦努力,全市4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36.22万人,比2012年增加2.47万人。2012—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每年均保持在2.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8%以内。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多年高于经济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5506元增加到2021年的33398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4215元增加到2021年的10800元,年均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9,比2012年缩小0.59。2013—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0.5%—3.2%,物价总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05元,比2012年增加11417元,年均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063元,比2012年增加5764元,年均增长8.5%。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居民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4.7%降低到2021年的3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29.6%降低到2021年的28.0%,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6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89万人,比2012年增加13.09万人,增长133.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4.5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97万人,比2012年增加7.8万人,增长95.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56万人,比2012年增加2.67万人,增长30.0%。社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逐年减少,2021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5万人,比2012年减少2.8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3.44万人,减少8.2万人。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日臻完善

十八大以来,全市积极谋划实施民生工程,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发展较快,2021年在园幼儿6.83万人,比2012年增加2.76万人,增长67.8%。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2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93%。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28所,招生13979人,在校生人数41896人,毕业生13588人。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发展,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8家,在校生人数21861人。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招生5897人,比2012年增加3619人,增长158.9%。

体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114个、各类博物馆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6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各级文化馆(站)组织开展文化活动917次,比2012年增加173次,增长23.3%。广播电视传播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全市广播电视台8座,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99.28%,比2012年提高0.24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98.42%,比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诊所)240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9万张,比2012年增加0.61万张。执业(助理)医师6069人,比2012年增长97.0%。全年诊疗人次数达到950.65万人次。

科技创新成效突出。2021年全市争取国家和省上科技项目资金1831万元,比2012年增长49.6%。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826.9万元,是2012年的6.4倍。登记市级科技成果33项,专利授权量138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7件,有效发明专利110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诸多积极可喜变化,展现出新的光明前景。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新平凉而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雷振东  审核:闫建红  终审:王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